28中文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十五章 子系中山狼,得志便猖狂下

第十五章 子系中山狼,得志便猖狂下(1 / 1)

"文先公,元常先生,文若先生,旻虽已知主谋者何人,但尚未确定其人所图。”

赵旻言罢,看向神情淡然的荀彧。

杨彪挥挥袍袖。

“此事容后再议,阿旻,你且讲一讲官渡之事,历经战乱,黎庶稼必受波及,你欲如何安置黎庶?"

钟繇也蹙眉看向赵旻。

“卫将军,而今洛阳百废待兴,东郡、河南郡切不可再生流民,否则大河之南,不但将百里无鸡鸣,且今已近仲秋时分,流民将何以过冬?”

荀彧虽未开口,但其人脸上的淡然之色已换为一脸关切。

赵旻心中感慨万分。

君王虽只关心位子而不顾百姓,但万幸的是,朝中不乏贤臣。

是以,赵旻肃然起敬。

"诸公,有鉴于今岁阳武、原武、延津、白马等地不稼不穑,故而旻将五万大军悉数留于官渡战场,以助黎庶垦荒耕作。

而今粟麦虽无望,然犹可获一季葵菜。如此,黎庶凭葵菜可勉强过冬。

来年开春时,诸县黎庶难免乏粮,旻欲以良田作抵,向豪族借粮,丰收后相还。诸公以为如何?"

这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青苗法,但确实能解决黎庶燃眉之急。

在这土地兼并严重的时代,良田对豪族的吸引力,大过一切。

何况官渡今年因战乱,农田已被毁,黎庶仅仅依靠一季葵菜,根本支撑不到明年秋收。

荀彧忍不住道:“从文,黎庶仅靠葵菜犹恐不足以过冬。“赵旻首:“文若先生所言甚是。乌巢泽、大河水产颇丰,而凉州不乏青盐,故而可捕鱼腌制咸鱼干以辅之。

青盐来源由旻解决,再由关中驻军运盐,如此既可足量为诸郡县供给青盐,亦可以盐易粮,赈济关中及洛阳流民。"

马腾割据之地,有不少尚未被这时代所发现的青盐产地,也就是后世西夏青盐的主产地。

西夏人制取青盐的工艺不但效率高,且成品青盐口感犹赛白盐,所以青盐在北宋极度畅销。

赵旻准备借赴关中安抚流民之机,与马腾一起,做这门一本万利、取之不尽的生意。当然,借汉帝之名的赵旻拿大头。

众所周知,自古至今,盐税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食盐产量若大幅提升,于国于民,都将是天大美事。

而且食盐和粮食一样,都是刚需品,不愁豪族们不用粮食换盐。

辖区包含甘、青、新的凉州绝对是块宝地,偏偏这时代的土地主们看不懂凉州的发展潜力有多大。

赵旻此言一出,这三位贤臣茅塞顿开。

三人纷纷颔首称善,杨彪由衷赞叹:“阿旻之言,诚良策也!"

荀彧担心赵旻要粮,当即将话头堵死。

“从文,许都而今乏粮,某有心而无力。”

赵旻哈哈一笑:“文若先生无需解释,旻实乃罪魁祸首也。

他不但抄了曹操后路,还偷了曹操的水晶,所以曹操官渡惨败的根本原因,不是袁绍而是赵旻。

赵旻突然想起一事,于是他收敛笑容正色道:“文若先生,颖川诸豪族皆愿无偿献出战马以资曹孟德?”

荀彧摇摇头:"并非无偿,曹孟德已许诺,若其人获胜,可将战俘赐予诸家,且调拨分配良田,准许诸家参与屯田。”

赵旻恍然大悟。

曹操实际上玩的是卖国债。

万幸曹操输了,否则土地兼并情况,将会达到不可控的程度。

显而易见,一旦士族豪强们参与屯田,这些良田将绝无可能再归还!

这与赵旻为提高流民们的积极性,而强调十年后良田收归农户所有是一个道理。

人家收入囊中之良田,怎么可能再还?

赵旻正思忖间,荀彧缓缓道:“从文既发此问,某便简述一番某之计策如何?”

赵旻精神一振,抱拳道:“旻愿闻其详!"

不止赵旻,杨彪和钟繇也同时端正了坐姿。

荀彧面沉如水。

“此事,需自从文入关中说起。”

杨彪挥挥袍袖:“文若长话短说!"

荀彧哑然失笑,作揖后道。

“某征粮不力,适逢从文于关中尽除贼将贼兵”

荀彧果然说得极为简洁明了。

他收到钟繇关于"潼关歼灭战"的秘信后,得知赵旻欲将战马换为耕牛以安置流民,心中登时大受触动。

他将此事结合征粮不力之事,写秘信给曹操,共同商定出提前决战之计。

荀彧的意图,与赵旻的猜测基本雷同:就是借机消耗曹、袁两方兵力,给赵旻这个渔翁创造出最佳条件。

同时,荀彧也可借机试探出赵旻的品行如何。

赵旻若只是想割据一方,那么他必然不会冒此大险。

所以,当赵旻在持续安置流民时,仍义无反顾地调集已方力量,准备奔赴战场与袁、曹展开对决之后荀彧在认可赵旻的同时,也陷入了焦虑。

因为,以赵旻当时的力量,还不足以抗衡袁绍。

尤其是,袁绍一方当时还有刘备。

众所周知,刘备也是曾做过徐州之主、拥兵数万的大诸侯,连臧霸都要瑟瑟发抖。

显而易见,赵旻不知何故,竟然忽略了刘备。

万幸曹操在决战最初时,便依靠关公、乐进之勇,将刘备赶出了原武城。

否则后果不堪设想!

这也是荀彧初时心忧、后来轻松的根本原因。

这个神一般的男子,的确可以如留侯张良一般,运筹帷幄、决胜千里。

荀彧的谋划,与赵旻的猜测不同之处,也经荀彧之口说了出来。

那就是,荀彧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:他要竭尽全力阻止袁绍南攻许都!

对袁绍与刘协的恩怨,荀彧可谓知根知底,一清二楚。

他为此殚精竭虑,甚至不惜使曹操的实力在三四年间内,便暴涨到可以与袁绍这个河北霸主奋力一拼的程度。

身为保皇党的荀彧,对此极为无奈。

他别无选择,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。

袁绍若进入许都,刘协焉能活命?弘农王刘辨的昨天,就是刘协的今天。

听罢荀彧的简述,赵旻果断将自己对刘协的认知埋于心底。

在诸葛亮仍然稚嫩的今天,赵旻若想尽快终结乱世,就决不能与荀彧心生芥蒂。

曹操前期之狼狈,与其人后期之张狂的最大差别,不是因为曹操手握刘协,而是因其人多了一个荀彧!

赵旻深明此理,而且他能看出,荀彧对刘协似乎有不一般的感情,因此,看在荀彧的面子上,赵旻再一次微调了自己对刘协的策略。

刘协虽系中山狼,得志便猖狂,但赵旻根本就不把刘协放在眼里。

前高贵乡公、后魏王曹髦能力绝对强于刘协,但最后曹髦又是什么下场?

赵旻的劲敌只有两人,一个是袁绍,一个是孙策。

荀彧讲述完毕后,赵旻便不再藏着掖着。

“虎贲之叛,其主谋必为曹子廉也。”

荀彧长叹一声,缓缓颔首。

“正是子廉!天子欲借重其人之力,以抗衡从文。“这句话赵旻不能说,荀彧却毫无顾忌。

杨彪面不改色,只是抚须之手微微抖了一抖。

钟繇则面色微变:“若如此."

赵旻昂然一笑:“此乃美事焉。曹孟德为大汉东征西讨,其人之眷属,旻正欲保全腹黑男实则是在向荀彧示好;其人同时也隐晦表示,自己本无代汉之心,甘愿主动拥抱天子之制衡。

刘协若与曹洪暗中媾和,那么曹氏、夏侯氏子弟必然要忠于刘协。

这就是中山狼刘协的小算盘。

这番话,不能当着赵旻一众臣属,尤其是赵云之面说出口,所以,荀彧才会长话短说,赵旻也才会主动揭破。

因为此事太让他们寒心!

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

刘协如此做派其人远不如曹髦。

杨彪长叹一声:“元常,文若,阿旻,此事休要再提!老夫设宴,拙荆亦将列席,阿旻届时再讲袁本初之详情。”

赵旻前脚舍命救下刘协,转身便被刘协猜忌,甚至是算计。

这还不叫中山狼?

咳咳云某不得不自己打自己脸。

因为,在研究丁冲丁幼阳之时,云某赫然发觉,陈寿先生..或许的确曾索贿。

毕竟,史学家也是要恰饭、要养家糊口的。

闲话休提,直奔主题。

曹氏与夏侯氏长期通婚,后代多为中表亲,以至汉末便常被人误以为二家实出一家比如曹嵩之“未能审其本末”,在当时便有人视嵩出自夏侯氏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