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中文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一百二十七章 归途生变故,数日返许都5

第一百二十七章 归途生变故,数日返许都5(1 / 1)

日落时分。

桓阶、徐晃和甘宁三人立于斗舰舷首,仰望红彤彤的夕阳、金灿灿的晚霞。

桓阶指着落日,抚须而笑。

“公明、兴霸,刘荆州纵然苦心经营十年、黄祖纵然英雄一世,亦难免如此刻之落日一般,终将沉入西山。”

在“叮铃铃”的BGM中,甘宁健步上前哈哈一笑。

“伯绪先生有何高见,不妨明言!”

锦帆贼甘宁身上虽然游侠气浓重,却不是那粗鄙无礼的小马哥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甘宁也是饱读诗书之人…尽管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好勇斗狠。

同为荆州名士,桓阶与将甘宁视为烫手山芋的黄祖截然相反,同样身负侠义之气的前者,颇为喜欢洒脱不羁的甘宁。

其人同样哈哈一笑。

“某且考校公明、兴霸一番。二君以为,某等驻守竟陵,究竟何故乎?”

江夏郡竟陵县位于江夏郡最西部,地处汉水流域的汉江三角洲之顶端,西邻南郡华容县,东南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。

此地地形险要,确系军事重镇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地形如此险要、可谓一夫当关的竟陵,当真有必要留下徐晃、甘宁这两员猛将坐镇?

此时的徐晃,因去年连战连胜之故,如今已是当世名将之一;而甘宁名声虽不显,但其人武艺极高,俨然已是一员斗将。

二人配合,一稳一勇可谓相得益彰。

综上所述,徐晃、甘宁二人同时陷入沉思。

塔读@

桓阶微微一笑,转身望向夕阳和晚霞,抚须不语。

孙策旗舰的船舱之中。

万道霞光透过窗棂,将整个船舱照耀得五彩缤纷。

正欲开口的孙策忍不住眯起眼睛。

香妹子也被这瑰丽奇景所吸引,转首看去、由衷赞叹。

“甚美哉!”

本就极感性的孙策,此刻更是触景生情。

其人霍然起身,“呛啷”一声,抽出腰间孙坚留于其人的遗物:一把造型颇为古拙的环首刀。

这把如秋水一般的环首刀,在彩霞映照之下,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辉。

孙策伸出左手,深情地抚摸着这把刀的刀身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“阿香,六年前我及冠之时,曾在先父此刀前立誓,此生我必秉承先父遗志,为我孙家开创基业、扬名四海而奋斗!”

初平元年(西历190年)时,孙坚时任长沙太守。

长沙贼区(音同欧)星自称将军,众万馀人,攻围城邑,乃以(孙)坚为长沙太守。

摘自《吴书孙破虏传》

长沙距离洛阳过远,因此孙坚讨董,有三条原因:

其一是孙坚与广陵臧氏的友善关系(臧洪之父臧旻是孙坚举主);

熹平元年(西历172年),(扬州)刺史臧旻列上功状,诏书除(孙)坚盐渎(县)丞。

摘自《吴书孙破虏传》

其二是孙坚与董卓的旧日宿怨:

即中平三年(按《灵帝纪》当为四年,即西历187年)汉廷讨伐凉州叛军边章、韩遂时…

站点:塔^读小说,欢迎下载-^

董卓与当时的主将张温(荆州豪族、蔡瑁姑父、张允从父)有言语冲突。

当时身为张温参军的孙坚,力主杀掉董卓,以儆效尤。

虽然因为张温的软弱与妥协,此事不了了之,不过孙坚与董卓结下了梁子。

后来董卓评价孙坚为“小戆(音同壮,俗称愣头青)”,即始于此事。

其三是孙坚趁乱谋求割据的需要(这点无需解释)。

综上所述,董卓作乱,孙坚自然有了大义名分、实施报复的理由,遂北上。

结果…

仅仅活跃不到两年,孙坚便被吕公以飞石打到脑浆迸裂、出师未捷身先死。

如此,可谓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”。

注意:此处“也”是语气助词,无任何含义,非如今的“也”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言归正传。

因为“小戆”的孙坚开局虽极猛,扑街却也极快…这个“也”,是如今意思的“也”。

所以,欲牢牢占据一州之地、开创大好基业,便成为了孙坚的遗志。

而如今,继承了亡父孙坚遗志的孙策…

同样“其兴也勃焉”,而且历史上其人同样“其亡也忽焉”。

一改父兄行事风格的孙权,在与士族合作、制衡、防范及分化的情况下,最终成功称帝,达成了孙坚、孙策的遗愿。

没有孙权,就没有…

等等,咱们说的是孙策对吧?

此时此地,真情流露的孙策在深情抚摸佩刀后,复又“呛啷”一声收刀入鞘,这才看向自己陷入回忆的小妹子。

“阿香,先父之遗愿,而今我虽未竟其全功,然扬州大江之南五郡,我皆已使其归吴郡孙家矣。先父若泉下有知,当足以含笑九泉。”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孙策此言一出,孙尚香登时无言以对。

孙策不理会小妹的反应,仍兀自真情流露。

“阿香,我知阿旻欲一统天下、匡扶汉室,且我颇为欣赏阿旻…然则,孙家之基业未定、先父之遗愿未成,故而我决不可半途而废也!”

孙策的话不但掷地有声,而且饱含深情;即便是香妹子,也忍不住连连颔首…

妹子还是太年轻。

一言及此,此刻仍极感性的孙策负手而立、豪气陡盛。

“阿香!我自当尽力避免阿旻腹背受敌,然则,阿旻重用士人、以儒治国;而我欲重用平民、以法治国。

阿旻既与我道不同,则我在助阿旻败袁本初、平定河北之后,终将与阿旻一较高下!

盖因当今天下,可称为英雄者,惟阿旻与我耳!余者皆不足论!”

孙策显然和胸怀大志、脸皮虽厚却豪气冲天、始终默默奋斗的刘帮主不熟,否则其人一定会补上一个刘玄德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香妹子闻言娇躯一震。

她终于想通,为何自己在益州,向夫君赵旻提出那个请求时,赵旻竟会一口回绝。

因为赵旻早已预料到,其人与孙策之间,早晚必将有一战。

而且…

对于香妹子而言,一边是她的亲大哥,一边是她此生最爱的夫君;所以,一向疼老婆的腹黑男赵旻,绝不愿让小老婆香妹子左右为难。

一念及此,香妹子芳心不由得一甜。

于是乎,香妹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

妹子向自己大哥盈盈一礼。

“大兄,请恕小妹无礼,小妹且问大兄,若大兄与夫君对阵,大兄胜算几何?”

原本志得意满、豪气干云的孙策,闻言气势陡然一滞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兴平二年,在孙策以传国玉玺做抵押,向袁术求取创业资本、谋求自主创业之时…

或许连孙策本人都未曾料到,其人竟能在五年之后,将扬州六郡中的五郡收入囊中。

孙策在兴平二年至建安三年(西历195-199年)这五年之中,白手起家、勇往直前,攻下扬州刺史部庐江、丹阳、吴郡、会稽、豫章五郡,铸就“江东小霸王”之威名。

官渡之战前,曹操对孙策忌惮至极,甚至出言“猘儿难与争锋也”。

此语可直译为:“疯狗太嚣张了,我暂时对付不了他。”

曹公闻策平定江南,意甚难之,常呼“猘儿难与争锋也”。

摘自《吴历》

猘(音同制)儿,也写作“狾儿”或“瘈儿”。

按《说文解字》注释,猘的本意是疯狗。

不难看出,这是一个极具侮辱性的词汇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《说文解字》:猘,狂犬也。

孙策如此成就,虽远不及袁绍,亦不如曹操,但也足以傲视群雄。

然而…

在赵旻面前,孙策便显得黯然失色。

短短半年之内,赵旻便取代曹操,雄踞徐、兖、豫及司隶四州,注意,是天下十三州之州,而非郡。

更何况今年半年不到,赵旻便收回益州和凉州,大汉半幅国土,便尽归于赵旻。

所以,当香妹子问出那一问后,孙策默然不语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这一章,咱们聊一聊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创业史,也就是孙策渡江的前因后果。

之后,咱们再聊一聊孙坚。

兴平二年(195)孙策东渡,转斗千里,数年间遂有江东。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三国爱好者大多着眼于孙策的军事行动方面,对其余问题,则未给予足够重视。

咱们便从孙策东渡初期的始末细节入手,探讨部分事件的背后成因。

其中涉及主题如下。

其一是丹阳地区的控制权。

丹阳太守,先后有周昕、吴景、周尚、袁胤、徐琨等人,个中关系,亟待梳理。

其二是孙策与刘繇、袁术的微妙关系。

此事背后涉及庐江太守陆康。

其三是孙策的进兵路线问题。

孙策渡江后,经历阳、丹阳、秣陵、湖孰、江乘、曲阿,沿长江南岸一路扫荡,这与吴景又有关系。

其四是周瑜的立场问题。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他在协助孙策“初定江东”之后,曾返回寿春,重新归附袁术,之后再度出奔江东。

先来看丹阳太守变迁史:

丹阳是孙吴的畿辅地区,孙吴国都建业县(故秣陵县,今南京市)即位于丹阳。丹阳地处长江以南,战略位置显要,是南方政权的边境堡垒。

丹阳地区的太守,在汉末乱世历经数次变换。

(1)周昕

汉末丧乱之初,丹阳太守是周昕。

周昕是会稽豪族,曾在初平元年(190)支援南下募兵的曹操,曹操之前兵败荥阳,赖此复振。

太祖兵少,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,(扬州)刺史陈温、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。--《魏书武帝纪》

(曹洪)就(陈)温募兵,得庐江上甲二千人,东到丹杨(周昕),复得数千人。--《魏书曹洪传》

会稽周氏依附于袁绍-曹操集团,周昕的两位兄弟,周昂是袁绍所署豫州刺史,周喁则是曹操的随军谋主。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(袁)绍以会稽周昂为豫州刺史,袭夺(孙)坚阳城。--《资治通鉴》

初曹公兴义兵,遣人要(周)喁,(周喁)即收合兵众,得二千人,从(曹)公征伐,以为军师。--《会稽典录》

因为周昕亲近袁绍,遭到袁术憎恶,被驱逐回会稽老家,依附于太守王朗,后被孙策所杀。

(2)吴景

吴景是孙坚妻弟。

在孙坚死后(191),吴景依附袁术。

袁术在驱逐周昕之后,署吴景为丹阳太守。

袁术上(吴)景领丹杨太守,讨故太守周昕,遂据其郡。--《吴书妃嫔传》

但从实际情况看,袁术在扬州的地盘,集中在淮南与庐江两郡,两郡皆在江北,而丹阳地处江南。

考虑到泾县祖郎、乌程县严白虎等“丹阳宗帅”的存在,吴景根本无法控制丹阳全境,其辖区主要集中在丹阳北部的曲阿县一带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兴平二年(194)关中朝廷遥署刘繇为扬州刺史,袁术部将吴景、孙贲便“迎刘繇于曲阿”。

可见彼时吴景的治所,就在丹阳北部。

袁术在淮南,(刘)繇畏惮,不敢之州。欲南渡江,吴景、孙贲迎置曲阿。--《吴书刘繇传》

建安元年(196)袁术与刘备战于徐州,署吴景为广陵太守。

广陵属徐州,位于曲阿正北,实际充当了吴景北上的桥头堡。

(袁)术方与刘备争徐州,以(吴)景为广陵太守。--《吴书妃嫔传》

(3)周尚

兴平元年(194)袁术袭击庐江。

庐江太守陆康是扬州士族,吴郡四姓(顾陆朱张)的宗主级人物。

刘繇是宗室兼名士,政治立场上十分偏袒地方大族,因此与袁术反目,驱逐了吴景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袁术遂任免庐江大族周尚(即周瑜亲叔父)为丹阳太守。

(刘)繇遣樊能、张英屯江边以拒之。以(吴)景、(孙)贲,(袁)术所授用,乃迫逐使去。--《吴书刘繇传》

(周)瑜从父(周)尚,为丹杨太守。--《吴书周瑜传》

当然,从刘繇“遣樊能、张英屯(长)江边以拒之”的记载看,周尚这个丹阳太守,纯系遥领,根本无法控制丹阳的一寸土地。

(4)袁胤

兴平二年(195)孙策东渡,周瑜在历阳县迎之。

历阳属淮南郡,可知周尚的“丹阳太守”,确系遥领无疑。

会(孙)策将东渡,到历阳,驰书报(周)瑜,瑜将兵迎策。--《吴书周瑜传》

孙策渡江击溃刘繇之后,将丹阳事务,委托给周瑜。

孙策征讨吴郡、会稽时,曾对周瑜说:“吾取吴会,卿还镇丹阳。”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刘繇奔走,而(孙)策之众已数万矣。因谓(周)瑜曰:“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。卿还镇丹杨。”--《吴书周瑜传》

不难看出,在孙策东渡之始,周尚便被架空。

周瑜则接替了叔父的地位,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丹阳太守。

此处还要特别强调一点,丹阳分大丹阳和小丹阳,大丹阳即丹阳郡,小丹阳即丹阳县。

周瑜“还镇”的丹阳,当是小丹阳。

小丹阳就位于历阳东侧不远,在秣陵(吴都建业,今南京)以南。

彼时丹阳郡的大部分地区,依然被祖郎、严白虎等扬州宗帅控制。

袁术在寿春得知孙策“自置僚属”,十分不悦。

其人遂召还周尚与周瑜,改授自己的堂弟袁胤,出任丹阳太守。

顷之,袁术遣从弟(袁)胤代(周)尚为(丹阳)太守。--《吴书周瑜传》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(5)徐琨

孙策彼时羽翼已丰,对袁术这爿“冢中枯骨”愈发不屑。听闻袁胤到来,立刻遣兵驱逐,与袁术撕破脸皮。

袁术遣从弟(袁)胤为丹阳(太守),(孙)策令(徐)琨讨而代之。--《江表传》

由于彼时周瑜和周尚已经被袁术征调回寿春,因此孙策任命徐琨为继任丹阳太守。

徐琨的父亲徐真是孙坚妹夫,因此徐琨与孙策为表兄弟。

孙权后来还娶了徐琨的女儿(孙十万正妻徐夫人,这辈分…啧啧!),亲上加亲。

(徐)真,与(孙)权父(孙)坚相亲,坚以妹妻真,生(徐)琨。--《吴书妃嫔传》

可见孙策任免徐琨,与袁术任免袁胤,都是任人唯亲,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。

下一章,咱们继续说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