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中文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二十六章 中原诸业盛,卫府复出征终

第二十六章 中原诸业盛,卫府复出征终(1 / 1)

虎豹骑的编制是一校五千余骑,统领暂定为辽哥。

赵旻不希望老叔赵云四处征伐,而其他人或不精擅骑战、或资历不足、或武艺稍逊,目前只有张辽最适合统领虎豹骑。

辽哥先是在官渡五百破三万,后又在合肥八百破三万,以辽哥这种善于疾攻的战法,虎豹骑简直就是为辽哥量身定制。

当然了,由于遴选兵卒的工作仍在持续开展之中,所以此时的虎豹骑仅有一部千余骑。

但无论如何,这次出征都是虎豹骑第一次登场实战。

而且,这支武装到牙齿、兼且剽悍勇猛的特种部队,在辽哥率领下,在战场上到底能发挥出怎样的作用,绝对值得期待。

是以,颜良、渊哥、辽哥和小马哥四人皆大喜领命而去。

卫府的氛围虽然欢乐和谐,但有个雷厉风行、腹黑皮厚的领头人苟哥,效率绝对没得说。

是以当日未时末,四校具甲重骑、一部虎豹骑,便在隆隆蹄声中,浩浩荡荡出了许都北城门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虎豹骑的装备自不必多言,便连具甲重骑,也皆装备双层甲,长枪、环首刀、弓弩、手戟等一应俱全。

就连战马,也均钉上马蹄铁,且鞍鞯马蹬精良。

卫府兵卒因营养充足、训练有素,同样显得精壮威武、精神抖擞。

如此强兵,放在其他诸侯处,都绝对可顺利入选诸如大戟士、庐江上甲或白毦精兵等特种部队。

百里挑一的虎豹骑有多精悍,也便可想而知。

换言之,赵旻在励精图治、隐忍苟了一年多之后,已足以与袁绍抗衡。

但话说回来,袁绍的底蕴无比深厚,赵旻在两三年之内,决不愿轻易与袁绍开战。

赵旻要的是一统天下,而非三分天下!

随着卫府铁骑出征,巧合之事就此发生。

浩浩荡荡的骑兵刚刚行至荥阳县境内时,便远远望见一支如长龙般的车队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那支车队的领头之人骑着一匹配有高桥鞍但无马蹬的汗血宝马,身材昂藏、发须微卷、高鼻深目,显然是个西域胡人。

为首的颜良高扬起手,须臾之间,这支大军便迅速勒马静止。

这只是卫府铁骑必备的基本素质。

那胡人见状,却惊疑不定。

在入西域二关之后,其人还从未见过军纪如此严明、装备如此精良、军容如此雄壮的骑兵。

于是其人利落至极地滚鞍下马,快步向为首的眼见小跑而来,口中说着一口地道的凉州话,向颜良深深一揖。

“某乃大汉右扶风班氏后人班归班忠汉,参见将军!”

这人…竟然就是从大宛国万里迢迢赶来的班归!

而且,此时刚到腊月下旬,班归竟来得如此之快!

颜良等人当然清楚班归何人,但出于谨慎,颜良还是伸出大手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“俺乃大汉前将军颜良,班忠汉,故定远侯亲军司马之印绶何在?”

这一路走来,班归当然听说过颜良大名。

于是其人态度更为恭谨。

“某久仰前将军大名,今日得睹尊颜,幸何如之!印绶便在某怀中。”

班归直起身后探手入怀,珍而重之地取出一个绢制丝带束口的印囊,又小心翼翼地将其解开,取出一枚黑绶铜印,毕恭毕敬地双手呈递上前。

颜良接过印绶,细细端详一番后,颔首还给班归。

“许都在此地正南百余里处。今天色已晚,班忠汉,你等当速寻亭传歇息,待明日再赶路不迟。”

班归恭恭敬敬行礼称是。

颜良复又用力一挥手,高喝道。

“传俺军令,速速行军!老夏,由你率军,俺等再赶五十里路、半日行军二百里时方才扎营!”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老夏便是夏侯渊。

今年上半年,老颜(颜良)、老夏和老雷(白马氐王雷定)这三人,率骑兵着实在凉州狠狠扫荡了一番杂胡。

颜良此言一出,其余三将、各级将校轰然应诺,然后…

随着老夏一马当先,卫府骑兵们便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。

班归看得瞠目结舌。

其人看向红彤彤的夕阳,心中大为震撼。

一夜无话。

翌日下午的申时初,赵旻正在卫府正堂,与一众臣属仔细核对建安七年(明年,也就是西历202)的财务预算报表之时,突然听得许都令桓典来报。

“卫将军,北城门外有一支西域商队,为首者自称其为班定远之后人班归,卫将军,不知此事是否有诈?”

赵旻霍然抬头,目光灼灼。

塔读@

其人喝道:“段公、茂陵侯、骠骑将军、文和、公达、子扬、广元、州平、士元,你等随我同去见一见那班归!”

茂陵侯,便是右扶风茂陵人、如今也如退休老干部一般的马腾。

欲辨别班归的真实身份,必须由段煨、马腾、张绣和贾诩这四个凉州人亲自出马才行。

少顷,一行人策马疾驰至许都北城门外。

一支由数百辆马车组成的车队长龙,此刻正停在黄土官道旁,为首之胡人,也就是班归,正牵着一匹汗血宝马,一脸肃然地看向雄伟巍峨的许都城墙。

赵旻等人因疾驰而带来的急促马蹄声,吸引了班归的注意力。

然后…

早已做足准备工作的班归,便松开缰绳,快步跑向最年轻、也最有威仪的赵旻身前。

“班氏后人、右扶风班忠汉,参见卫将军。”

赵旻蹙起眉头、有些惊疑不定地打量着胡人血统浓重的班归,半信半疑道。

原文&来~自于塔读小~说APP,&~更多.免费*好书请下载塔~读-小说APP。

“免礼。你乃西域胡人?”

班归一脸诚恳道:“卫将军,实不相瞒,自某先祖定居于大宛国至今,已百有一十一年矣。

某族亲在大宛国已繁衍六代,故某身上之大汉血脉稀薄而胡人血脉浓重。”

赵旻不置可否,而是看向四个凉州人。

段煨、马腾、张绣和贾诩四人在问过班归十余个问题后,便可以初步确定,班归确系定居西域之汉人后代无疑,但其人究竟是不是班超亲军司马的后人…

这个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。

就算他不是,赵旻也一定会说:“你可以是。”

于是乎,赵旻立即遣马腾进宫向刘协报喜,复又遣荀攸向荀彧等汉室重臣报喜。

随后,由赵旻亲自开路,卫府众人护送班归赶向宫城。

如长龙一般的车队,当然不可能一并进宫城,所以赵旻遣张绣,引领班归的车队赶往北军军营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一路上,庞统不停地向班归打听西域详情。

班归自然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

由是,庞统大致了解到,康居国、大宛国、大月氏国这三个西域大国,及数十个西域小国目前的局势如何。

庞统在心中,将此情报与自己总结出来的计策印证一番,这才明白,自己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。

闲话休提。

赵旻随手唤来一个中常侍为自己通传后不久,刘协便令众人进宫城正殿承光殿。

苟哥两次被伏寿软禁之后,倒是与宫中几个中常侍熟稔许多。

其中那两个袁绍的细作,早已被苟哥收买、并转变为双重间谍。

此时,杨彪、荀彧、刘渊、孔融等等一众汉臣也陆续抵达。

众人互相见礼后,脱靴、摘剑走进承光殿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赵旻数日未见刘协,发觉其人脸色愈发苍白,可见这段时间内,刘协一定没少临幸宫中贵人、美人…

伏寿这才得以与苟哥连续激情大战。

见到班归、并当众“确认”其人身份后,一身天子冕服的刘协龙颜大悦。

“吾每思及定远侯、兰台令史之大功,皆赞叹不已,今卿万里迢迢赶来许都见吾,吾心甚慰!”

说着,刘协看向荀彧。

“令君,吾欲封班卿为归远侯,封地便为右扶风平陵县,卿以为如何?”

荀彧顿首。

“陛下,臣以为善!”

刘协扫视殿中,众人纷纷顿首。

“陛下,臣等皆以为善!”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刘协大笑。

【作者题外话】:接着上一章,继续为您说。

上一章说完了孙权对周瑜的提防,这一章,咱们来说说孙权对周瑜的笼络。

孙权对待周瑜这个和自己兄长同资历、同年龄的开国元勋,自然是无比猜忌的。然而,二者却也有不得不合作的理由。

这就是利益使然。

富春孙氏出身微贱(瓜农);因此无法完全信赖江东的土著豪族。孙氏的基本盘,就是孙坚旧部(来自天南地北)以及淮泗集团。

所谓淮泗集团,即“徐州”与“扬州江北地区”的流寓士人。诸如张昭(徐州彭城)、张纮(徐州广陵)、步骘(徐州临淮)、诸葛瑾(徐州琅琊)、周瑜(扬州庐江)、鲁肃(徐州临淮)等人,均属淮泗集团。

从可见的记载来看,除了张昭这个“投降派”之外,淮泗集团大抵是同气相闻、相互提携的。

这群流寓士人因为背井离乡,无法再得到乡举里选的实惠,因此不得不全心依附于孙氏,以求发迹。

鲁肃、周瑜等人力主抗曹,便是来自对切身利益的诉求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彼时曹操已经基本统一长江以北,北方的蛋糕已被瓜分完毕。

南方的蛋糕则被江东豪族(吴郡朱张顾陆、会稽虞贺魏孔)把持,他们“带资进组”,也会成为降曹的最大受益者,如同蔡瑁、蒯越、桓阶等荆州士族一般。

太祖以琮为青州刺史、封列侯。蒯越等侯者十五人。(蒯)越为光禄勋;(韩)嵩,大鸿胪;(邓)羲,侍中;(刘)先,尚书令;其馀多至大官。--《魏书刘表传》

因此周瑜、鲁肃这种“自北而南”的流徙士人,既丧失了旧日族望,又未来及在江东建立根基,投降无利可图。

他们别无选择,唯有拼死一战。

鲁肃劝说“将军迎操,欲安所归”其实并没有多么大公无私。

孙权自然是不能投降的,鲁肃其实也有自保的考虑。

(肃对曰)将军迎操,欲安所归?愿早定大计,莫用众人之议也。--《吴书鲁肃传》

淮泗集团屡次劝说孙权称帝(见《江表传》),其实也是为了自己能够飞黄腾达,与荆楚集团怂恿刘备称帝是相似道理。

(孙)权称尊号,临坛,顾谓公卿曰:“昔鲁子敬尝道此,可谓明于事势矣。”--《吴书鲁肃传》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虽然后世对此多有美化,但这实在无关“君臣气类”,只是利益使然。

周瑜恰到好处的死亡,避免了君臣反目。

建安十五年(210)周瑜欲领兵入川,完成统一长江流域的战略构想(榻上策),却在发兵前夕突然死去。

其实鲁肃昔日给孙权进言的“榻上策”,其中很明显包含周瑜的意思。毕竟鲁肃是周瑜故交,又是被周瑜引荐给孙权的。

在“榻上策”的构想中,孙权应当先经营长江下游(扬州);之后进取中游(荆州)、最后统一上游(益州)。

惟有鼎足江东,以观天下之衅。剿除黄祖,进伐刘表(讨伐荆州),竟长江所极(讨伐益州),据而有之,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。--《吴书鲁肃传》

建安十三年(208)讨伐黄祖(荆州江夏)便是孙权对“榻上策”的实践。

下一章,咱们继续说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从软饭秀才开始称霸天下